南方日報訊(記者/甘超強 特約通訊員/張松新)5年大專,免費入學,定向分配——河源市政府日前下發《河源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河源市農村小學教師培養機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為本地有志投身農村教育事業的初中畢業生開啟就業大門。
  背景
  農村骨幹教師流失嚴重,新生力量補充困難。
  據該市教育部門的調研,農村骨幹教師流失嚴重首因為待遇低:縣裡的教師平均工資僅相當於市直學校教師的一半的情況相當普遍。較大的工資差距和艱苦的工作環境,致使部分優秀教師、骨幹教師想方設法往河源市區乃至惠州、深圳等發達地區學校調動,或轉行到其它行業工作,直接影響農村教師隊伍穩定性。同時,在招聘教師時,大學(專)畢業生也不願意到農村學校工作,引進人才非常困難。在“外流多”和“引不進”雙重影響下,農村教師特別是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呈進一步下滑趨勢。
  農村教師縮編 “血液”補充困難。
  農村小學按1∶21.5、初中按1∶16的師生比核定教師編製。十多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居住人口減少,農村學生呈銳減趨勢,教師編製也在大幅減少,退休及自然減員的教師人數還沒有縮減的編製多,因此招聘教師就沒有編製空間,導致有的地方連續多年沒有補充教師。即使有少量編製,也主要滿足高中、初中教師招聘,農村小學教師基本上沒有新生力量。個別縣連續11年沒有補充新教師到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嚴重老齡化。農村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新生力量得不到及時補充,導致農村學校教師年齡結構出現斷層,為農村義務教育的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患。
  素質參差不齊 整體能力下沉
  由於農村條件差,全日制大專、本科生很少到農村工作,取消中等師範教育後,農村學校很難補充正規師範教育的教師,大部分農村教師未經過正規的師範教育,其達標學歷是通過後期進修培訓形式取得的,存在質量不高的問題, 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盡人意。少部分教師雖然有師範教育經歷,但在教師學科結構極不合理的情況下,擔任非所學專業課程現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另外,民(代)轉公教師比例大,有兩個縣“民轉公”教師占全縣教師總數的比列達到40%以上;有的鄉鎮高達70%以上,有中等師範學歷以上的教師寥寥無幾,全日制大學畢業教師更是鳳毛麟角。由於“民轉公”教師基礎差、人數多、知識老化,已成為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和農村教育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
  老齡化嚴重 隊伍缺乏活力
  教師年齡偏大問題在河源全市農村中小學較為普遍,尤其以小學更為突出。如和平縣全縣小學教師平均年齡達47歲;連平縣某學校小學部共13名教師,滿50周歲的老教師11名,占教師總數的84.6%;東源縣某鎮小學教師平均年齡達到51周歲。在農村教育工作實際中,年齡偏大並沒有體現出經驗豐富的優勢,卻更多地表現出對教育改革的淡漠、知識的老化和教學質量的下滑。由於年齡偏大,精力不足,工作創新性不夠,主動性不強,難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實施
  “強師工程” 定向培養
  為解決上述困難,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實施“強師工程”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意見》和省教育廳、省編辦、省財政廳、省人社廳《關於印發廣東省“強師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有關“教師素質提高工程”中的積極解決中小學教師缺編的結構性問題及加強緊缺學科教師培養與培訓,開展中小學緊缺學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的有關要求,該市出台《河源市農村小學教師培養機制改革方案》,以期通過改革農村小學教師培養機制,吸引優秀初中應屆畢業生報讀師範大專,立志從事農村山區教育事業;進一步拓寬我市農村小學教師補足渠道,從源頭上提高我市農村小學教師素質;培養一批專業思想牢固,專業知識基礎扎實,熟練掌握教育教學技能的小學教師;提高我市農村義務教育質量,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免費入學 定向分配
  其模式為,由各縣區教育部門與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簽訂培養協議。學制:初中起點五年制大專。專業類別:小學教育(包括語文、數學、英語、信息技術、體育、音樂、美術等)。
  比例:不低於縣區空編數的60%
  按實施方案,各縣區科學測算5年後本地鄉鎮小學教師需求及空編情況,按不低於本縣區小學教師空編數60%的比例(其餘通過其他方式方法招聘錄用)確定定向培養指標數。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編製等部門配合教育部門制定本地年度定向培養農村小學教師的需求計劃,並於每年10月底前報市教育局彙總。
  其報名條件為各縣區本地戶籍初中應屆畢業生;品行良好,遵紀守法;身體健康,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體檢合格。通過全省“五年一貫制”大專統考筆試成績達省錄取分數線且中考成績全市排名12000名內,面試成績合格以上者,按縣區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定向擇優錄取。同時,各縣區分別與河職院簽訂具體培養協議。培養經費(含學費、住宿費、教材費)由市、縣區兩級財政按2:8比例共同承擔。
  服務年限不少於8年
  接受五年師範教育,成績合格,獲得畢業證和相應層次教師資格證的定向培養學生,經所在縣區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培養單位組織教育教學能力測試合格,予以納編。
  依方案,正式錄取的學生必須與縣區教育局、河職院簽訂《河源市農村小學教師定向培養協議書》,協議書必須明確定向就業的鄉鎮及以下農村小學,服務年限不少於8年。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印本頁責編:周選彬  (原標題:河源“強師工程”吸引初中畢業生投身農村教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h12dhah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